中国山梨醇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2022年08月 嘉肯行业研究部】

节选《2022年中国山梨醇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中国山梨醇行业30年变迁:淘汰与壮大

山梨醇介绍

山梨醇,也称为山梨糖醇,是糖醇的一种,它有清凉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热值与蔗糖相近。因此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和牙膏行业。与其他糖醇类产品不同的是,山梨醇还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化工基本原料,用于生产维生素C。

 

1 不对称的市场竞争

我国山梨醇产业起步于生产维生素C, 1958年,当时的东北制药总厂为了解决维生素c原料配套问题,率先采用葡萄糖溶液经过中压间歇氢化技术生产山梨醇。70年代初全国有3家山梨醇生产厂,80年代末有13家小规模生产厂,这些企业都是地方性国有企业,产品生产主要用于本地区的相关产业配套,1992年全国山梨醇产量只有2.5万吨。

整个90年代,国内山梨醇产业风起云涌,大起大落,企业先后从匈牙利、意大利、丹麦等国引进9条生产线,生产企业达26家,分布在医药、轻工、化工三个系统。当时知名的企业有河南中原制药厂、牡丹江制药厂、南宁有机化工厂(首家生产固体山梨醇)。期间遭遇到全球维生素C巨头的价格竞争,关停压力传导至上游山梨醇产业,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山梨醇第三届行业理事会上,据统计全国在生产的山梨醇企业约12家,年总产量约7万吨,半数以上的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与此同时,进口山梨醇大量涌入,进口总量达7.9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3%。当时,整个行业舆论对中国要加入WTO所面临的冲击忧心忡忡。

90年代以前,国内经济的主体是各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受计划经济影响深远,企业管理者在资产投资、市场扩张和资本运作方面缺乏自主权,更不存在风险激励机制,他们更多充当生产运营角色,企业生产为本区域相关产业配套。因此,他们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与技术迭代竞争。

在山梨醇产业领域,30年前成立的这30多家国有企业几乎全部被市场淘汰,南宁化工集团技术引进的山梨醇业务,消化吸收,创新开发出粉体产品,一度国内领先,但最终破产重组,股权转让给罗盖特(中国)营养品公司。他们没有实现规模化产能扩张,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没有培育出全国性的品牌……,留下来的是一批相关从业人员,熟悉了市场,锻炼了队伍。为后来的全面市场化竞争打下了基础。

 

2 全面的市场化竞争

一大批老牌国有企业的退出,并没有让中国山梨醇产业陷入困境。外资企业的进入,民营资本的入局,原国有企业的改制,让中国山梨醇产业在剧烈变革中持续扩张。2001-2006年间,新进入的企业近20家,代表性的企业有山东天力药业、秦皇岛骊骅淀粉公司、山东鲁洲生物科技等。

复盘来看,1999年是国内山梨醇产业发展的低谷,也是整个90年代进口量的最高峰。此后,进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2005年回落到1.37万吨,距离高峰值下降了83%,2006年,国内山梨醇产品实现净出口。

产量方面,2005年猛增至55万吨,与1999年相比,增长6.86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山梨醇生产基地。

不到6年时间,山梨醇产业扭转颓势。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山梨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国内玉米总产量增收,淀粉糖产量暴涨(2004年淀粉糖生产能力350万吨,过去5年年均增速达36.8%),为我国山梨醇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其次,我国的维生素C行业在全球竞争中获得胜利,产量居全球首位,年消耗山梨醇34万吨;第三,迅速发展的食品和日化工业,为山梨醇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

客观来说,这个阶段中国山梨醇行业更多是受益于本土产业链的进步,从而水涨船高。实力并不强,主要是工艺技术门槛并不高,行业进入容易,导致生产企业数量多。本土企业产能最大的也只有3万吨。

受益于上游原料淀粉糖生产技术突破,成本大幅下降,为这些新入企业提供了利润空间,但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产能规模、产品种类、生产成本、品牌和渠道、企业资本实力等等。

以产品种类为例:山梨醇有医药级、食品级和日化级。我国山梨醇配套于生产维生素C,以医药级产品为主,要求醇的纯度要高,生产使用的原料几乎都是葡萄糖,但医药级产品并不适合牙膏用的日化行业,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中还存在易结晶、不防冻问题。产品结构不均衡问题还存在于液体和粉体产品。

本土山梨醇产业从落后到形成竞争优势,是在2016年。其标志性的数据是国内产品出口量止跌回升,并在此之后开始加速上涨。这意味着国外市场开始全面接受本土产品,走向主流。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印尼PT Sorini公司独资的利达(柳州)化工有限公司在运营了25年后,于2018年关停退出。

 

3 全球市场优胜劣汰

2008-2015年间国内市场残酷的存量竞争,淘汰了一批本土企业,也间接淘汰了一批国外企业,分析进出口数据,国内山梨醇出口量2016年恢复增长,并随后增速加快,2021年出口量达11.33万吨,2016-2021年间,出口增速高达26.5%。

在本世纪初,全球最大山梨醇生产商是法国的罗盖特公司,总产能45万吨。其次是瑞士的罗氏(Roche)公司,美国的SRI和德国的赛力思达(Cerestar)公司,这四家总产能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美国的ADM,日本的Nihken,印尼的PT Sorini也是重要的玩家。

如今,法国罗盖特在中国市场持续产能扩充,美国企业还维持着本土市场,但德国和日本企业市场份额在萎缩,印尼的PT Sorini公司败退中国市场。2015年后,国内山梨醇进口量再没有超过0.3万吨,这意味着外资企业中只有法国罗盖特公司分享到了中国市场。

山梨醇产业,企业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无法形成成本优势。扩张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宿命,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逸和保守终将被淘汰。企业竞争比拼的是技术的迭代改进,设备的精益更新,产业链的协同优化,和产能规模的扩大。

中国企业坐拥庞大的本土市场,拥有低成本扩张的天然优势,在全球竞争中已占据地利优势。必然能培育出领先的优秀企业。当下,知名的本土企业有山东天力药业、鲁洲生物科技、秦皇岛骊骅淀粉、肇庆焕发生物。他们多拥有完备的一体化产业链。(问题:为什么又多是山东企业?)

如产能最大的山东天力药业,经营业务覆盖原料玉米的采购;淀粉、葡萄糖生产;然后是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醇类产品生产;最后还生产维生素C产品,每种产品既是外售商品,同时又是公司下游产品的原料。2020年,其主要产品产能:淀粉30万吨、葡萄糖35万吨、70%山梨醇40万吨、75%麦芽糖醇5万吨、甘露醇2万吨、VC及其深加工产品2万吨。

地处华南的肇庆焕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不是简单的糖醇企业,它是华南地区唯一以玉米淀粉和玉米为原料,加工生产淀粉糖的企业。

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通过自由竞争,村办的小作坊食品厂,能成长为全国位居前列的淀粉糖企业;也能让占据地利人和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濒临破产。

前者在于企业经营者在生存压力环境下,决策灵活,能最大程度的尊重人才和科技,尊重市场,敢于冒险采取低成本产能扩张战略。

而后者,长春大成生化集团,地处东三省黄金玉米带,拥有吉林290万平米的玉米种植资源,当年的明星企业,频于内耗,其销售收入从2013年的76.16亿元,下降到2021年的6.10亿元,2013年关停了生物化工醇业务,2019年关停了氨基酸业务,只余下玉米糖浆和麦芽糊精业务。

尾声

竞争才能保持企业活力,竞争才能使产业变得更加强大。地方保护只会让优秀的企业变成平庸,落后企业的淘汰,其滋养的是优秀企业的壮大。

国内山梨醇产业在过去的五年中:

山东同创生物科技公司破产重组,山梨醇业务由德通生物运营;

广西南宁化学制药公司(原南宁化工)山梨醇业务转让给罗盖特中国公司;

山东绿健生物技术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山梨醇业务遭受冲击;

浙江华康药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投资扩建山梨醇产能。

山东天力药业公司宣布扩建20万吨山梨醇,进一步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 om

—完—

报告下载:《2022年中国山梨醇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PDF
[——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嘉肯咨询研究部 www.charcoln.com]

需要购买完整版的研究报告,更多行业研究报告,请联系我们:www.charcoln.com
上海嘉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部 刘小姐 136 3665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