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四氢呋喃(PTMEG)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2022年01月 嘉肯行业研究部】

 

1 中国聚四氢呋喃产业概况

PTMEG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化工产业,其上游原料主要为1,4-丁二醇(BDO)—四氢呋喃(THF),下游应用主要为氨纶。受市场应用场景限制,国内PTMEG产品研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将聚四氢呋喃的研发提上日程,不到30年的发展岁月里,百舸争流,大浪淘沙。

2021年底,国内聚四氢呋喃行业生产企业有15家,有效产能82.7万吨。其中本土企业11家,产能占比68%。市场形成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国有企业产能规模最大,外资企业的产品质量最好,民营企业大浪淘沙,其经营效益更胜一筹。

国内聚四氢呋喃行业产能虽大,但本土企业实力并不强,这表现在企业效益和市场份额上。国内近五年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可以看到,PTMEG产品是化工类原料产品中少有的净进口品种,2017年,进口量达6.2万吨,净进口量为5.6万吨。

国内市场PTMEG净进口量直到2021年才显著收窄,贡献最大的是浙江省企业,出口量占比达49%。代表性企业是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重庆、新疆和河南四地6家企业总出口量占比仅为16%。

客观来讲,中西部地区的国企在PTMEG项目资本、能源要素更具优势,天然气和煤化工资源得天独厚;其与民营企业的差距,是在“持续技术创新”方面存在巨大的劣势。


2 技术引进

世纪初,中国纺织业蓬勃发展,国内市场PTMEG需求旺盛。对众多无相关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而言,向国外引进生产工艺是另一种选择。

2002年,济南圣泉集团引进俄罗斯国家应用化学科研聚四氢呋喃生产技术,建成国内首套1500吨/年生产装置,是我国聚四氢呋喃工业化装置的开始,但该项技术引进并不成功,由于市场原因,该生产装置于次年就停产,开车不足一年,2004年恢复过短期生产,2011年公司完全拆除了该生产装置,彻底退出了PTMEG市场。

济南圣泉集团和太仓中化公司的商业化失败,并非是工艺技术缺陷问题,而是初创企业与全球领先企业的技术落差。本世纪初,正值国内市场大开放,外资企业产品和产能大举进入,本土PTMEG初创企业,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面对进口产品的冲击,缺乏竞争力。

不能站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圣泉集团引进俄罗斯工艺技术的失误,当时的企业管理者知识体系的不足和认知的局限性,一切经营行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错中前行。

自济南圣泉集团后,更多的本土企业选择外部技术引进,如山西三维集团、四川天华股份和重庆华峰工业集团,遗憾的是,这些地方国企在技术设备引进后业务经营都表现不佳,技术吸收和创新方面均无突出表现。

 

1 山西三维集团丁二醇分厂

山西三维集团原为山西纺织总会和山西维尼纶厂,1999年,公司以1.5亿元价格购买国外一套BDO生产装置,消化吸收,开发出自己的工艺设计包,建成1.5万吨产能的BDO生产装置。

2004年,公司引进韩国K-PTG的聚四氢呋喃生产工艺;2008年,公司花费2150万美元购买韩国K-PTG公司3万吨/年PTMEG装置技术。

2009年,公司与意大利Conser公司签订购买PTMEG技术合同,花费257万欧元购买基础工艺设计文件、技术和决窍、基础设计工艺包等,Conser公司提供了3万吨/年PTMEG大型工业装置的工艺设计。2010年,公司与Conser公司签订PTMEG工艺买断合同。
2004-2010年间,山西三维集团先后向韩国PTG公司和意大利conser公司先后引进PTMEG工艺技术,最终采用的是conser公司的技术。公司PTMEG业务经营不善,集团于2018年从资本市场退市。

其额外收获是:向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煤化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五套BDO装置的技术许可。向合资公司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转让BDO装置和CONSER法PTMEG生产装置技术许可。

2 四川天华富邦化工有限公司

四川天华富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为四川化工控股(集团)公司直属企业。母公司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是泸州市重点国有控股骨干企业,公司以化肥生产为基础。

天华富邦公司最初从事1,4-丁二醇(BDO)及其下游产品γ-丁内酯(GBL)等产品的生产销售。2.5万吨/年BDO装置应用的是美国杜邦公司的Reppe法,2005年底竣工投产。期间,该生产线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不时处于停车状态。

2007年,天华富邦公司向英威达公司购买引进BDO工艺技术,2012年又再度引进BDO和PTMEG生产工艺技术。

天化富邦公司的BDO和PTMEG业务经营一直很差,2012年小股东沪天化就想转让股权。2017年天华富邦公司负债额达21.56亿元,年净利润亏损2.91亿元。公司被申请破产重组。

3 重庆驰源化工有限公司

2009年重庆建峰工业集团与英威达公司签署协议,购买其BDO和PTMEG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配方。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于2011年,联合地方国企成立重庆驰源化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PTMEG业务。2014年公司4.6万吨/年PTMEG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公司地处西南,其聚四氢呋喃业务经营效益同样不佳,一方面遭遇行业产能过剩危机,国内市场PTMEG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工艺技术为外部引进,公司的降本增效能力不强,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所占比重过高。

一直到2018年底重庆建峰退出资本四场,驰源化工的PTMEG业务都没有起色,主营业务毛利率均为负值,连续5年亏损。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95亿元,净利润为负1.23亿元。

2019年2月,大股东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意将其产权挂牌转让。

这些企业的技术引进是否盲目,我们不好评述。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企业愿意花费巨资技术引进,但在PTMEG的技术消化和研发方面,资源投入严重不足。根据国家专利局的专利统计数据,一是参与的国内企业数量少;二是领先企业积累的专利数量也不多。

2001-2020年间,国内拥有PTMEG相关专利数最多的企业是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但专利数也只有5件。其次是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专利数为4件,研发成果集中在2019年。

而山西三维集团、重庆驰源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天华富邦化工等企业,在过去20年中,几乎没有PTMEG相关的技术专利。

 

 

3 仅存硕果

自主研发的代表: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杭州三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为杭州青云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PTMEG和四氢呋喃(THF)。

集团子公司杭州舒尔姿氨纶有限公司是专业的氨纶丝生产企业,2004年氨纶产能达1.2万吨。为集团技术攻关和筹建PTMEG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早期的技术研发是在集团氨纶公司的研发部进行。

2008年,青云控股集团在PTMEG工艺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发明以BDO为原料生产制备THF,用THF逐步聚合生产PTMEG的杂多酸法技术路线。同年,成立三隆新材料公司筹建2万吨PTMEG生产线。

2012年,三隆新材料公司2万吨PTMEG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公司对PTMEG生产装置持续提升改造,扩充产能,优化工艺。2014年,公司PTMEG单套装置产能达到3万吨。2016年,公司产能进一步提高至4万吨。

2020年,公司PTMEG实际产量为4.0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101%。

公司注重技术研发,持续产能改进,目标在2021年单套装置产能提高至4万吨,规模接近并达到英威达技术水平。
目前,公司产品在海外已经占领一定的市场,稳定合作关系客户有集团下属舒尔姿氨纶、旭化成、杜钟氨纶、山东鲁意、杭州友邦和华海氨纶等。

 

4 思考

企业成功有成功的理由,失败也有失败的原因,企业家经营企业追求的是业绩长青,一时的成败也说明不了什么。

但国内的聚四氢呋喃产业,其发展场景类似多年前的碳纤维。国家大力扶持,科研机构喧闹激烈,但寄予厚望的国企群体,多年来艰难技术跟随,经营状况如鸡肋一般;而无人问津的民营企业角落里却长出了硕果。复盘看来,分明是全社会的资源错配。

国有企业有先天的资本和资源要素优势。但在需求快速迭代的产业领域,多数国有企业无法将优势转为胜势。无法成为市场的领先企业。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化工产业,不仅要有市场和资本要素。更需要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要素。国家已经意识到国有企业的研发劣势,也明白“创新对中国的未来有多重要”,意识到“资源倾斜与国企群体,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不可取。

政府给予民间资本更大的空间,鼓励优秀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在尖端科技产业领域,我们看到:同等待遇的产业政策、产业大基金、各类风险投资和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交易平台。其底层逻辑是汇聚全社会的金融力量,通过资本市场来调配各项资源要素,投资最具企业家精神的企业群体,优胜劣汰,催生出伟大的企业。

harcoln.com
—完—

报告下载《2021年中国聚四氢呋喃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PDF
[——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嘉肯咨询研究部 www.charcoln.com]

需要购买完整版的研究报告,更多行业研究报告,请联系我们:www.charcoln.com
上海嘉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部 刘小姐 136 3665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