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聚芳酯(PAR)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节选)

【2021年09月 嘉肯行业研究部】

 

第一章 聚芳酯介绍

聚芳酯(PAR)又称芳香族聚酯,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芳香族环和酯键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它是一种无定形的、透明的聚合物,是与聚碳酸酯(PC)、聚砜(PES)相似的等级更高的工程塑料。

广义上是指酯基两端连接芳环的聚合物,在工业上,多指双酚A和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酰氯)及间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酰氯)为原料聚合制得的聚芳酯树脂。实际商业化应用中多为共聚芳酯。

聚芳酯由于主链结构中含有大量的芳环,其分子链具有较强刚性。因此其不仅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抗辐射性等,还具有高阻燃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抗紫外线性等特性。

聚芳酯按照聚集态结构分为:结晶性聚芳酯、液晶聚芳酯和无定形聚芳酯。

(1) 结晶性聚芳酯熔融温度较高,加工难度大,实际使用较少。

(2) 液晶聚芳酯主要指热致液晶聚芳酯 (TLCP),熔融状态形成液晶相,聚对羟基苯甲酸(P-HBA)是首个热致液晶聚芳酯,市场代表性的热致液晶聚芳酯产品,Celanese公司的Vactra。

(3) 无定形聚芳酯,特点是主链含有无序链节,非对称或大侧基等结构,导致聚合物分子不易于结晶,无定形聚芳酯通常表现出各向同性,可应用于高性能光学透明材料等领域。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好、低吸湿率、高表面硬度、耐紫外屏蔽性优良。代表性的无定形聚芳酯产品,U-nitika公司的U-polymer、Isovlta公司的PAR15和PAR25等。

无定形聚芳酯可通过溶液加工制备聚芳酯薄膜,所制备的聚芳酯薄膜光学透明性高。此外,PAR15和PAR25具有良好疏水性(吸水率0.2%),适用于高透明光电薄膜材料。

 

第二章 聚芳酯行业发展概况

1974年,日本尤尼吉可(Unitika)公司投建聚芳酯生产线装置,1975年开始正式生产聚芳酯产品,商品名U-聚合物。Unitika株式会社是由原大日本纺织株式会社与日本人造丝株式会社于1969年合并成立。

推出商业化产品的国外企业还有Celanese、Eastman、Isovlta、Carborundum、Hooker和钟渊化学等。但占据主导地位的是Celanese公司的热致液晶聚芳酯(Vactra)和Unitika公司的无定形聚芳酯(U-polymer)。

日本Unitika公司聚芳酯产品商业化成熟,公司于2018年再次扩产,产能约8000吨。形成了U-系列,P-系列,X-9系列及AX-系列等PAR共混型塑料合金品种。材料应用于光学部件、电气开关、汽车灯罩部件、反射器部件等,在日本市场占据统治性地位。海外市场主要销售至中国和美国。

国内企业,目前仅有江阴市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商业化生产。产品为双酚A型共聚芳脂,有效产能130吨,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技术来源于公司创始团队。另有其他企业在研发热致液晶聚芳酯生产工艺。

国内聚芳酯行业发展落后有多方面原因,如产品国内缺乏合适的应用场景;聚芳酯树脂自身特性优缺点明显,如熔融粘度大,流动性能差,加工性能不好,特别是薄壁和大件制品难以制得。市场应用集中于国防军工等尖端技术的需求,有很大的局限性,民用市场面临着其他工程塑料的竞争。如汽车车灯部件应用,聚碳酸酯和PMMA占据主流地位。客观上抑制了企业的研发热情。

 

第三章 国内聚芳酯产品研发之路

国内对聚芳酯的研究始于1967年,最早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由小试研究过渡到中试放大,后期在晨光化工研究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70年代末,江西师范大学宋才生等针对酰氯单体的合成方法展开研究,在苯环上引入氯原子,提高聚芳酯的阻燃性和加工性能。此后,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展了对聚芳酯合成工艺的研究工作。如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等。

1987年,吉林大学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了一种双酚S型结构的聚芳酯,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透明性,可在150℃下,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99年,中科院上海原子能所,采用同样方法制备聚芳酯,并尝试应用于复合纳米过滤膜领域。

2004年,东南大学将柔性含硅基团单体引入聚芳酯中,有效提高了聚芳酯的加工性能。同时期,浙江大学公布了共聚芳酯的制备工艺,在聚合物结构中引入新的结构单元或者新的官能团,从而获得新的性能。

2007年,四川大学研究团队用苯二甲酰氯和双酚化合物为基本原料,有机季胺盐为催化剂,采用界面缩聚方法合成了双酚型聚芳酯。其特点是该聚芳酯对镀银件导电性和焊接性能影响小而成为镀银防腐蚀变色用的高分子涂层。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机构是上海东华大学,其侧重于纺织纤维领域研究,2011年研发出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耐高温、自阻燃、高强高模等优良性能的聚芳酯纤维。2015年,东华大学设计合成了含磷聚芳酯,阻燃稳定性好,解决了聚芳酯在高温滤料应用中阻燃性不足的问题。

国内企业的聚芳酯研发

国内企业着眼于聚芳酯产品的技术研发是在2010年后,代表性的企业上海杰事杰新材料和江阴市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杰事杰新材料公司是一家塑料改性生产企业,其研发共聚芳酯生产工艺,更多侧重于聚芳酯改性和材料复合,为客户提供具有特定用途和性能的非标准化产品。但公司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受下游市场需求制约,近年来,公司对聚芳酯的研发投入减弱。

江阴市博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业务从事双酚A型共聚芳脂生产的企业。公司已建立PAR树脂生产线,规划未来产能提高至400吨。其对聚芳酯的研发更为专注、系统和连续性。其研发重心不仅在于降本增效,优化工艺流程,还研发PAR改性和合金材料等。

近年来,国内市场对LCP材料的需求旺盛,一些企业在积极研发热致液晶聚芳酯产品的生产工艺,开发其下游应用,如熔融纺丝和成膜。代表性企业有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海格拉新材料科技公司。

 

结论

目前,国内聚芳酯研发企业与日企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日本Unitika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且未停止研发步伐,近年推出新开发的溶剂——可溶型聚芳酯树脂“Unifiner”。

但日企受困于日本本土经济的低迷,市场需求不足,公司树脂业务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树脂业务下降幅度达20%,对中美两地海外市场依赖度越来越大。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国内行业市场已经被激活,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到聚芳酯产品的研究开发,本土企业产能从无到有。大市场终将孕育大企业。

charcoln.com
— 待续 —

报告下载:《2021年中国聚芳酯(PAR)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PDF
[——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嘉肯咨询研究部 www.charcoln.com]

需要购买完整版的研究报告,更多行业研究报告,请联系我们:www.charcoln.com
上海嘉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部 刘小姐 136 3665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