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阿斯巴甜甜味剂行业研究分析报告(节选)

【2017年12月 嘉肯行业研究部】

一、什么是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ASPARTAME),又名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作为第三代高倍人工甜味剂,发现于1965年,甜度为蔗糖的2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200,中国在1986年批准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作为蔗糖的替代品,风靡欧美市场。

阿斯巴甜已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使用,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隶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席委员会(JECFA)确认为国际A(I)级甜味剂。阿斯巴甜符合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家标准GB1886.47-2016,应用于各类饮品,各类食品。

2010年之前,阿斯巴甜为全球市场主流的高倍甜味剂产品,广受欢迎,中国企业的广泛介入功不可没。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为其在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价值基础。但后来有报道说使用该甜味剂会导致疾病和中毒反应。尽管有科学证明这些宣称并非定论,而监管机构也确定了其对一般人群的安全性,但阿斯巴甜依然日渐失去消费者的支持。另外,新型高倍甜味剂生产技术的成熟,如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也逐步使阿斯巴甜受欢迎度在下降。

全球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如江苏汉光甜味剂公司、南通常海食品添加剂公司、常茂生物工程和常州光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他生产阿斯巴甜企业还有 江苏维多股份、 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和 绍兴柯桥亚美生物化工。

国外生产阿斯巴甜的企业只有味之素欧洲甜味剂公司,原美国纽特公司已经停止生产,改为生产纽甜产品。国内企业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平均产品价格要比味之素公司低30-40%。

二、阿斯巴甜生产工艺介绍

阿斯巴甜主要有三种生产途径:化学合成法、酶工程法和遗传工程法。

化学合成法:是以游离的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保护、激活及去保护过程,使苯丙氨酸甲基化并与天冬氨酸结合而获得产品,在合成过程中会产生环缩二氨酸,因而明显减少产品的得率,因此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环缩二氨酸的产生,1970 年日本味之素公司曾提出一条实用的合成途径,该途径无需保护基团,而获得较高的得率,这一途径公布后,世界上约有40 项专利是围绕着这一方法进行改良和提高。目前化学合成法采用的工艺路线基本上都是在味之素公司方法基础上的改进和改良。

酶工程法是日本东洋曹达公司于1978 年提出的,它是利用微生物蛋白酶将N-被保护的天冬氨酸联接到β 苯丙氨酸酯上,因为酶的专一性因此对原料纯度的要求不高,同时由于反应中不溶物的产生,使得生产能自动趋于完成,并能使纯化阶段较好的进行,但这一工艺路线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采用遗传工程法生产阿斯巴甜的途径至今仍是在理论探讨阶段。

三种生产途径比较,化学合成法成本高、工艺成熟,是目前世界上用于工业生产的唯一方法,酶工程法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技术不成熟,却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欧盟反倾销对中国阿斯巴甜产业影响

2015年5月,Ajinomoto Sweeteners Europe 向欧盟提出阿斯巴甜反倾销调查。 2016年7月,欧盟发布针对原产于中国的阿斯巴甜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公告。具体反倾销税率裁定如下:
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5.4%;
江苏汉光集团及其下属企业59.4%;
牛塘集团及其下属企业59.1%;
其他涉案合作公司58.8%;其他中国公司59.4%。

该反倾销措施,对中国阿斯巴甜产品的欧洲市场出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15年欧盟市场,德国、爱尔兰、英国是中国阿斯巴甜产品三个重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量分别为1580吨、788吨和676吨,但在2016年,中国对德国的出口量只有345吨,英国为208吨,爱尔兰市场已不足100吨。三个欧盟国家出口量减少近2500吨,只有2015年的20%。

到2017年11月,曾经位列第二位的德国市场,中国的阿斯巴甜产品,出口量已经只有200吨左右,中国产品因为反倾销制裁几乎退出了欧盟市场。而最大的受益者为味之素欧洲公司(Ajinomoto Sweeteners Europe)。

对中国企业而言,美国和拉丁美洲市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市场。需要全力开拓亚洲市场,如印度、印尼和泰国等。

……

harcoln.com
— 完 —

 

[——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嘉肯咨询研究部 www.charcoln.com]

更为详细的研究报告和高倍甜味剂生产企业2017年度经营数据请购买《2017年中国阿斯巴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www.charcoln.com
联系我们:上海嘉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Tel:021-6100 9400 Fax:021-6100 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