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服装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12年11月 嘉肯行业研究部】

第一节 服装行业景气情况

分析中国服装企业服装产量的月增速,可以看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大致可分为下降、快速增长,再下降三个阶段。
2007~2009年间,国内服装月产量增速整体平稳,但处于增速缓慢下滑趋势。2009年10月份产量增速处于这个阶段的最低,为-17.9%。

2009.11-2011.1月间,服装月产量增速整体处于不断提高的态势。增速水平在14~20%之间,其中2010年5月月产量增速最高,达到37.9%。

但自2011年1月后,国内服装月产量增速不断下降,并在2012年年初达到最低值。


第二节 服装产业生产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服装产业服装产量保持增长。服装累计产量254.2亿件,同比增长8.14%,但是受需求不振影响,服装产量增速持续放缓。增速同比下降了10.46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服装产量增速较三季度末下滑1.34 个百分点。
分具体品种来看,针织服装的产量为121.1亿件,占比47.6%;梭织服装产量为133.1亿件,占比52.4%。针织服装、梭织服装累计产量增速分别为6.13% 、10.03%,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 12.3、8.9 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梭织服装市场消费前景更为乐观一些。

在梭织服装的细分类别中,羽绒服、西服套装和衬衫的产量分别为2.6亿件,5.9亿件和9.8亿件。其中羽绒服的产量增速相对最高,为12.0%,而衬衫的增速最低,为8.6%。但衬衫品类,其产量增速下降最低,为-0.6%。西服套装产量增速下滑最大,为13.14个百分点。反映出衬衫市场更为成熟,而西服套装市场在经济下行周期,需求前景不明朗。

产品名称

2011年(亿件)

同比增长

增速相比上年

服装

254.2

8.14

-10.46

1)针织服装

121.1

6.13

-12.25

2)梭织服装

133.1

10.03

-8.87

   其中:羽绒服

2.6

12.02

-9.26

        西服套装

5.9

10.03

-13.14

        衬衫

9.8

8.55

-0.59

国内传统服装生产大省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其次为福建和江西。2011 年六省市产量均超过11亿件,合计产量为206亿件,占比81.3%;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省四省服装产量合计 165.29 亿件,占全国产量的 65.02% 。除山东省服装产量增速超过10%外,广东、浙江和江苏三个服装生产大省产量增速均不到5%。远低于全国行业的平均水平。

2011年,国内服装产量增速位居前列的省份是,湖北、四川、重庆、新疆和贵州五省市。增速均超过50%。上海服装产业产量还出现负增长,这反映出中国服装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

分产品种类来看,梭织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 浙江、福建,四省产量合计 88.08 亿件,全国占比 66.17% ;针织服装产量最大的省份依次是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四省合计 84.49 亿件,全国占比 69.78% 。

服装生产大省中,广东和江苏两地梭织服装产量增速平稳,但针织服装产量增速下降。而浙江省梭织服装和针织服装生产景气度均不高,增速在1~2%之间。生产大省的山东与前三地有所不同,其针织服装的产量增速为14.3%,而梭织服装的产量增速只有5.7%。


第三节 国内服装产业的投资

传统服装生产大省产量增速下降并不代表国内服装产业走向没落,在未来几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服装制造大国,在这个充分竞争,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国内的服装产业自身也正在逐步改变,正在进行向中部地区为主的产能转移、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升级、自身品牌的营销建设等。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 年,国内服装行业投资总额 2266.57亿元,同比增长 42.96%,仍属偏热状态。但服装业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较慢。2011 年服装行业新开工项目数为5312个,同比仅增长5.33% 。这反映出服装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不是简单的产能规模的扩充。资本投入应该多为传统服装生产企业先进工艺和设备的投入。


第四节 国内服装产业的出口情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大国,其产品绝大多数用于出口。但在近年来,纺织品及服装产业的出口增速放缓。出口市场面临饱和和需求下降的困境。

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影响着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内服装出口市场面临着:欧洲欧债危机加剧、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以及订单量逐步萎缩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2011 年,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累计1537.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从全年来看,服装出口额月度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特别是四季度,出口额累计380.82 亿美元,较三季度环比下降23.2% 。10、11、12月的月度出口额增速均下滑至个位数。

服装出口市场的这种外部的环境在短期内很难发生根本的改变,以OEM为主,来料加工贸易,“低价”竞争见长的中国服装出口企业正面临着竞争力削弱的风险,未来三年国内服装产业出口额增速水平有可能继续放缓。


第五节 国内服装产业内销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1年国内市场服装类商品零售总额约5874亿元,同比增长24.8% ,增速较三季度放缓1 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11年全年度服装零售额整体增速维持在20~30%之间,个别月份销售额增速低至16%,在春节旺季,零售额增速接近30%。在下一个年度服装零售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另,国家统计的规模以上的服装生产企业2011年销售收入为13243.7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较前三季度放缓2.63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的利润总额810.7 亿元,同比增长 33.2%,利润总额增速比前三季度放缓 6.8个百分点,全年利润总额增速呈现逐季回落态势。

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四季度服装产业销售额增速放缓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劳动力成本和店铺租金等的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很难提高售价,转移成本。低利润率的中小服装制造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二是国内市场通涨物价上涨,宏观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下行周期,居民实际购买力和消费预期均有所下降。


第六节 国内市场前景分析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国内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的阶段差距越来越显著,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一些以省会城市和知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购买力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而在一些三线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市场,多数居民依然处于不发达的水平。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不同层次的群体均具有广泛的数量和不同类型的需求。这也是导致各类研究数据对市场判断的差异。

在国家宏观经济处于调整过程的转型期间,发达城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其收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其拥有丰富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并拥有经济产业转型的先发优势。第三类的三线城市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市场,部分作者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是经济转型期间的受益者,部分则受困于资源、资金和人才匮乏,居民的购买力会下降。

国内服装企业在近年来不断进行战略转移,广东和浙江等以出口外贸为主的企业开始将产能和市场目标投向国内,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客观上来讲,国内市场还没有获得中高收入群体认同的,具有较高美誉度的中高端服装品牌。品牌的竞争模式依然是渠道和价格。

在渠道方面,这些企业的销售模式大多通过专卖店和百货商店柜台的零售渠道进行销售,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则借助网络渠道。调查发现,中高端收入群体更偏向有一定信誉保障的百货商场和知名专卖店渠道。而年轻的中低收入群体则偏向网络渠道。对国内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本土服装品牌自身并无太强的质量溢价,更多的是依靠渠道来背书。

在价格方面,以专卖店和百货商店渠道为主的品牌,在价格方面并无竞争优势。相比较百货商店的渠道溢价,不知名品牌的专卖店,其风险会更高,渠道的固定成本支出,而自身并不具备太多的渠道溢价空间。造就品牌在销售额和成本支出之间难以均衡。当二三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以及实际购买力的预期下降,这些品牌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业内人士指出:经济转型和服装品牌战略转型,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必然会出现品牌的倒闭和消失。国家所提倡的扩大内需知易行难。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能真正在经济调整周期中顽强生存的品牌才是浴火重生,获得中高端收入群体的认同。

charcoln.com
— 完 —

 

[——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嘉肯咨询研究部 www.charcoln.com]

更丰富更详尽的报告,请:www.charcoln.com
联系我们:上海嘉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Tel:021-6100 9400 Fax:021-6100 9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