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12年9月 嘉肯行业研究部】

第一章 聚醚多元醇介绍

聚醚多元醇,凡聚合物分子主链由醚链组成,分子端基或侧基含羟基的树脂,称为聚醚多元醇树脂,又称为单体聚醚,简称PPG。
聚醚多元醇在生产工艺上一般是由低分子醇类或胺类等含活性氢的起始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PO、EO等环氧化合物反应聚合而成。通过改变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开加)、加量比、加料次序等条件,可以生产出各种通用的聚醚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是化工新材料基础原料,主要用途之一是制备组合聚醚,是生产聚氨酯(PU)制品的主要原料。
其产业链结构如下:
石油化工——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单体聚醚(聚醚多元醇)——组合聚醚——聚氨酯硬泡/……

它主要分为三类:
一种是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化物的聚合物。通称为PPG(聚醚多元醇,也叫聚氧化丙烯多元醇)。这种产品在PU中用量最大;
另一种是聚合物多元醇,它以PPG为基础,然后用乙烯基单体在多元醇中经本体聚合反应而制得。成为POP(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不单独使用,而与PPG配合使用,赋予PU制品优良性能。
第三中是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PTMEG),是由四氢呋喃开环聚合而成,主要应用于PU弹性体和PU纤维。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第四类产品,聚氧化乙烯醚多元醇(PEG),由乙二醇或二甘醇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聚合而成的聚醚二醇,主要应用于化妆品,制药,化纤,橡胶和造纸等工业。
聚醚多元醇根据其应用领域,产品分类有:硬泡、软泡、高回弹泡沫、弹性体以及POP聚醚等。

 

第二节 聚醚多元醇产业全球格局

聚醚多元醇由于原料来源丰富、品种易变、加工方便、价格合理等优势,在全球发展一直较快,2004年以来全球产能年均增长率达5.3%,2010年全球聚醚多元醇总产能达到超过900万t/a。而消费量在500-600万吨,产能明显过剩。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集中于西欧、美国和中国,其中西欧地区产能所占比重最大,超过30%,其次是美国和中国,产能比重均超过20%。另外韩国和日本的聚醚多元醇产能也占据一定的份额。

2003-2010年全球聚醚多元醇产能情况(万吨)

时间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产能

521.5

520.5

540.5

610.6

662

675

824

900

需求

387.8

412.3

438.3

466.7

496

536

563

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聚醚多元醇生产规模较大,行业集中度也较高。美国前5家生产企业产能就占美国聚醚多元醇总产能的89%,西欧前5家更是占到93%,日本占85%。全球主要聚醚多元醇生产商为陶氏、拜耳、巴斯夫、壳牌等大型跨国公司, CR5高达57.6%。

2009年全球主要聚醚多元醇生产企业产能情况(万吨)

公司名称

在中国的产能

产能

陶氏化学

 

158.1

 

中国宁波

5

拜耳

 

126.4

巴斯夫

 

90.7

 

中国上海

6

 

 

 

壳牌

 

64.3

 

中国惠州

6.8

四大生产企业产能合计
439.5

 

第三节 国内聚醚多元醇行业发展概况

国内市场,通用聚醚多元醇的工业化制造技术已经很成熟。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国内各聚醚多元醇生产厂家通过对引进装置的消化吸收和不断改进,并扩大生产规模,使得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均不断提高。
随着国内聚氨酯工业的迅速发展,下游需求刺激了聚醚多元醇产能也不断增长。2011年国内聚醚多元醇表观消费量约为180万吨。行业持续稳定的增长不仅吸引国内企业纷纷投资扩建,也吸引不少国外聚醚多元醇生产企业在国内投建生产装置,如韩国POLYOL株式会社,宇田化工、陶氏化学以及壳牌等。规模以上的生产企业超过30家。
2002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能约为55万t/a,2011年产能达到约260万t/a,产能扩张年均增速为31.6%。在产量方面,2002年全国产量约为35万吨,2010年产量约为155万t。2002~2010年国内聚醚多元醇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0.4%。

时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产能

87

115

124

180

223

260

产量

主要生产企业有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宇田聚氨酯有限公司和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等。

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日趋饱和。2011年我国聚醚多元醇表观消费量约180万吨,2004~2009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8%。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聚醚多元醇用于聚氨酯行业,据统计2009年这一比例接近80%,随着聚氨酯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比例近两年应该在继续扩大。我国聚氨酯产业2011年需求量为145万吨,增长12%,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生产装置保持较高的开工率,这两地区也是聚醚多元醇的主要消费地,占总消费量的63%。

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且生产企业众多,2009年华东地区产能为101万t/a,占全国总产能的56%,未来新增产能也主要集中在该地区。其次,华南地区有5家生产企业,总产能为32.5万t/a,占全国总产能的18%。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内各个行业的生产企业最常用的竞争策略是扩大规模,降低销售价格。这种策略依然也体现在聚醚多元醇产业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延缓国内产能扩张的步伐。2011年国内聚醚多元醇新增产能66万吨,未来两年行业计划新增产能达50万吨以上。其中包括蓝星东大10万吨、抚顺佳化10万吨、江苏钟山10万吨、金浦锦湖10万吨等。据统计,2011年我国聚醚多元醇名义总产能约为260万吨,与2009相比,产能增加约100万吨,而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市场聚醚多元醇表观消费量仅增加了30万吨左右。未来几年该产业将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结构性失调局面。这使得中国聚醚多元醇产业既要不断的高价进口高端产品,同时又不得不低价出口低端产品。

近三年,中国聚醚多元醇进口量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2009年进口量为40万吨,2010年进口量为46万吨,2011年进口量为34万吨。
主要进口来源国为韩国、新加坡和美国等地。而出口主要区域为香港、印度、台湾、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等地。2009年出口量约为15万吨,2011年出口量为22万吨。

 

第四节 国内聚醚多元醇产业发展前景

相比较其他市场,中国作为新兴需求市场具有庞大的潜在需求,并且还具有强力政府的政策推动。如国家颁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在制冷冰柜,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终端产品新的能效标准,推广新型的墙体保温材料。这些政策倾斜有利于带动聚醚多元醇相关产业的需求。

但这种新增的市场需求无法满足庞大的产能扩张。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基础研究薄弱,民营企业受资金和人才局限,而大型化工企业又多为国有企业,受体制和内在驱动所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且也习惯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拿来模式,这导致国内生产企业整体上在自主技术开发方面进展缓慢。我们认为这种格局会持续一段时间。

有业内人士总结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企业与发达企业之间的差距,其不足之处表现有:
产品结构不合理,硬泡,软泡,高回弹泡沫以及CASE(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弹性体的总称)用等聚醚多元醇比例不合理,其中聚氨酯软泡约占70%,硬泡约为25%,CASE用占比不到5%。这种需求格局导致国内各生产厂家重心基本一致。在通用软泡市场,在TDI等原材料涨价影响下,竞争激烈。
在高端产品及特殊用途的聚醚品种少,像高活性高分子量聚醚,端氨基聚醚多元醇,HC泡沫用聚醚多元醇等高档产品都依然需要进口。这限制了国内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charcoln.com
— 完 —

 

[——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嘉肯咨询研究部 www.charcoln.com]

更丰富更详尽的报告,请:www.charcoln.com
联系我们:上海嘉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Tel:021-6100 9400 Fax:021-6100 9411